
在整个后疫情时代,不确定性成为一种常态,谁有能力唤醒组织活力,谁有能力让团队保持最后的精气神,谁就可能成为当天气复苏的时候,春暖花开时的第一批高速成长的企业。
组织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构建出一条无形的护城河,能够更好的抵御外部偶发的不确定打击,也能够让我们的企业更加健康。那么,如何才能打造组织活力呢?
一、组织活力的重要性
作为一个组织管理者,平时生意很好,赚的盆满钵满,打造企业文化,组织团队活力只是作为常规例行事项。但是,当你失去市场,公司随时分崩离析,会倒塌的时候,创始人的斗志、意志、他的凝聚力精神,在这一瞬间会爆发。
老板有没有能力,让匮乏之军重振旗鼓,在大厦将倾之际一柱擎天撑住企业,这才是企业的真正的能耐。所以,组织活力,企业文化到最后就是老板的活力,老板的文化。
老板的活力不是唱唱跳跳,是斗志,是不折不挠的精神。在所有的组织成员都丧失斗志,对前途充满渺茫的时候,企业即将离析叛败之际。老板能够给出清晰的方向,清晰的指引,能够用一两句话把干柴点燃、引爆,让团队重新回到爆炸的状态,显得尤为重要。越是后疫情时代,老板越需要这样的能力。

二、挺过难“关”
挺过难“关”,这个“关”,对中国人讲到底是什么?没钱?没团队?牛云老师认为,这个“关”是指老板自身的精气神。创业者要保持斗志,无论受多大苦难,在外人面前都要表现出坚强的样貌,在竞争对手面前,都要斗志昂扬,创业就是这样,选择了商人这条路,就没有回头路,只能一往无前。
牛云老师在2011年最艰难的时候,抵押了唯一的一套房子来救快印客,他从来没有让员工去知道那时的窘迫,因为军心会涣散,员工也要生存,他们有可能会急着找下家,员工都走了,老板就只能独孤求败。
三国时期的周瑜,身体差到已经在吐血了,知道主公来了,马上变得神采奕奕,器宇轩昂,因为主帅在战场当中,最重要作用就是给主公信心,给士兵信心。所以,牛云老师认为,挺过难“关”,指的是老板需要保持自身的精气神,给下属信心。
三、如何打造组织活力
第一条,保持老板良好的状态,任何问题自己抗,乐观的对待一切问题。好事要多跟团队分享,遇到困难需要老板独自抗下,老板对外经常说困难,只会徒增笑料而已,而且,团队只能解决执行层面的问题,解决不了战略层面问题,说了并不能最终解决问题。
第二条,越是颓废的时候,越是组织活力低下的时候,越要做一件事情,让员工忙起来,保持正向的组织活力。
“经营之神”稻盛和夫在京瓷问题上,当时赶上日本经济大萧条,所有的日本的复印机厂家全部都关掉,员工遣散,生产线停掉,只有稻盛和夫没有停掉。他把无事可干的员工组织起来做培训,学习复印机的维护知识,然后把这些人,全部派到市场上去进行回访,售后服务,免费检修,来维持和客户之间的这个关系。经济危机一结束,京瓷第一时间控制了全部市场。

一个企业的创始人、组织者、统帅,必须要明白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,审时夺势,不要轻易放弃市场,而且必须要正确的评估何时出手,保持战斗活力和组织活力。
第三条,如果是小店,建议打造酒文化,不要盲目追逐大企业文化。组织活力不是老板天天做培训,组织活力不是天天开会,组织活力是战斗力,是团队招之即来,战之能胜的能力,是团队的凝聚力,员工愿意为你拼命。
在中国,最简单的文化就是酒文化,我们熟悉的三国文化都是酒文化,刘备见曹操,一起青梅煮酒;桃园三结义,三兄弟喝酒;鲁肃见公瑾想与之推心置腹,也是喝酒谈事,纵观整个中国的历史,就是酒文化的历史。所以,小企业困难的时候,老板不妨找团队喝酒,跟最核心的人喝,把它变成企业文化,一起讨论公司遇到的问题,探讨未来的出路。即使老板不会喝酒,也不妨碍老板买酒,老板要会来事,应该真正明白,怎样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。
第四条,让门店亮起来,越是颓废的时候,越是大家觉得没有生意的时候,越要把店面装修起来。每一天橱窗都擦拭的锃亮,员工精气神儿足,老板器宇轩昂的来上班,能量是一束光,钱也是能量,顾客会本能性的选择这个光。

四、持续的组织活力究竟是什么
持续的组织活力就是企业文化,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一个由企业创立之前开始,创立之后发生,时间持续的产物。企业文化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一个标语和口号,而是需要我们通过每天、每周、每月,在有意识,有方法,有计划的行为下建立起来的。
中国有句古话,叫作“行胜于言”。企业文化其实就是创业者、领导层、员工的行为文化。说到的东西长期做到了,思想变成行为,行为养成习惯,就会成为一家公司的文化,为组织注入有活力的灵魂。
总结:今天通过这四条给大家强调了,在后疫情时代作为一个老板,任何时候要不气馁,要充满信念、信心和信仰。也许疫情时代像稻盛和夫那时一样,正是你打造企业文化,重新树立企业活力,创建企业新的经营思维最好的时候,要知道有些时候,韬光养晦也是一种创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