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县城是组成中国经济、创造中国经济活力的基本单元,在5年以前,牛云老师就根据政策解读了县域品牌发展的原点。7月,牛云老师走访了一些县城,对县域经济产生了新的理解和观点,并且从三个大点进行分享,希望让大家迅速认清县域经济的基本点。
一、警惕县城经济萎缩到只剩“公仆经济”
目前,很多县城表面看起来经济很活跃,真实情况其实很严峻。虽然县域经济的提出非常英明,但是目前没有看到有关县域品牌和县域经济当中更加有力的、直接的措施,没有能够促成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。

二、复苏庭院经济,创造乡村经济活力
农村现在的庭院经济很少,很多都已经出村进城,导致农村经济活力不足。经济需要管理,但更要清晰活着的意义。政府想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去创业,就需要恢复庭院经济,打造优质的家乡投资环境。所以,农村是一个不能丧失的原点,乡村振兴是非常伟大的决策。

三、面对目前的发展状况,具体措施是什么?
1.重视县城当中工商品牌的培育。以此创造好的营商环境,县城当中无论是工业的、商业的、农业的品牌,都是县域品牌的基础。每个城市都有丰厚的土特产和丰富的资源,但缺少有效的渠道,对如何销售商品没有正确的认知。县域经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知识的匮乏问题,是教农民怎么卖农产品,通过农村庭院经济丰富城市的饭桌经济。
2.恢复小农经济。小农经济更需要看到管理者的智慧和国民的素质,通过教育提升认知维度,改变经营思维。恢复小农经济伴随的是经营素质、经营理论的提升。
3.乡村振兴必须回归营销原点。扶贫之后一定是振兴。互联网经济和传统经济之间的关系就是高维思维对低维思维的打击,唯有先知先觉才不会待人宰割。乡村振兴不要只打条幅、满大街贴告示,必须懂得如何把商品卖出去,而且要认知数字经济不是电子商务。

这里又分4个小点:①农民必须要有企业家意识,要从朴素的农民思维、种地思维变成企业家思维;②提升新营销学认知,学会利用技术营销学构建私域流量;③政府必须要赋能营销,邀请有真正朴实农民思维的移动互联网专家;④建立数字品牌馆,这是政府营销赋能的具体体现形式,目的是把产品从当地走出去,利用技术营销学把消费者裂变为渠道。
4.充分发挥老乡的渠道。每个县城当中都有走出的精英老乡,把他们变成家乡的代言人,帮助把县城经济搞活起来。
结语:这节课牛云老师告诉大家如何真正理解农村经济、县域品牌与互联网经济的深度融合,理论、技术、专业的赋能机构三者缺一不可。并且感召更多的同行者,一起为中国县域经济的转型、为中国所有传统企业的转型贡献一己之力。